查看: 120|回复: 0

佛教不是宗教更不是迷信。是真真正正的修行。

[复制链接]

530

主题

40

回帖

2549

积分

管理员

积分
2549
发表于 2025-9-21 09:12:13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佛教不是宗教更不是迷信。是真真正正的修行。有一个方法关系一生。

什么是佛教。有一句话说得很好“诸恶莫作。众善奉行。自净其意。是诸佛教”。这句话出自《增一阿含》。意思就是对世出世间一切恶行皆不要去做,而对于世出世间的一切善行应当积极努力的去奉行,这句话是诸佛所教导的做人的总则。

大安法师说:佛教是释迦牟尼佛对众生的教育,而佛教并不是宗教。所以佛教是教育,任何宗教徒都可以来学佛。佛里学什么东西?说简单的、说明白了,求两样东西,一个求智慧,一个求福德。因为佛是两足尊,智慧和福德圆满。不论你是哪个宗教、哪个族群、哪个国家的人,你都想求智慧,都想求福报,佛这个学校里头有,专门教你这两样东西,所以与你信仰宗教一点关系都没有。

在佛门里头只有一个关系,师生关系,释迦牟尼佛是老师,我们是学生,我们是这个关系。菩萨是已经成就的学生,我们是初学。所以佛法它也有初级班、有中级班、有高级班。我们是初级班,人天;中级班是声闻、缘觉,二乘;高级班是菩萨,全部都是同学。这都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佛教里头没有迷信。世尊留下来这些经典是当时佛涅槃后,佛弟子整理和记录的,都是教科书。这个教科书,确实里面有深浅不一样,有教菩萨的,有教声闻、缘觉的,有教初学的。

在学术界,常常有些知识分子问:“佛教是宗教吗?”严格地讲,佛教不是宗教。这些宗教的仪式、形式,是释迦牟尼涅磐以后,一百多年以后,那些弟子加上去的。那是哲学吗?不是哲学。哲学是搞思想的,佛学不准你随便乱想。那是科学吗?不是科学。科学是研究物,研究人,研究心理,见地没有那么深刻。说它也是宗教,也是哲学,也是科学。即宗教非宗教,即哲学非哲学,即科学非科学,是名佛教。

佛教是释迦牟尼佛对众生一生的讲经说法,佛之所以出现于世,就是因为一大事因缘。《法华经》讲“舍利弗,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?诸佛世尊,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,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,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,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。舍利弗,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”。所以佛出现在世上,就是为了让众生离苦得乐,解脱成佛的。

现在有些人会对佛教不够了解的情况下指责佛教是迷信、是不科学的。其实这些人中相当一部分对科学也是了解不够的,是对科学采取迷信态度的,是缺乏真正的科学精神的。佛教的六道轮回的因果报应说往往被人攻击为迷信。这种人的论据之一就是有人做恶事也没得恶报,有人做好事也没得好报。其实这是对因果的不了解,因为因果通三世,就是前世多生前今生和来世。

所以好人今生没有好报,还与前世或多生前有关系。如果前世或多生前做了恶业,今生果报成熟了,就会得到恶报。我们看到的只是今生,所以觉得好人没好报。好人今生做了好事善事,因缘还没有成熟,也就是说今生的善报还没有形成。等前世多生前的恶报结束了,好人就会得善报。坏人今生做坏事没有得到恶报,首先说明他前世或多生前做的善业比较多。今生继续享受福报,看上去做了坏事好像没有得到应有的报应。但是当他的福报享尽,恶报就会现前。

《了凡四顺》的袁了凡,应该都知道。本来命中无子,且短命只能活到53岁。但是他听了云谷禅师的忠告,每天都做善事,改变了命运。不仅当了官,而且子孙满堂,活到73岁善终,还多活20年。清朝戊戌变法的梁启超说过“佛教是超哲学之哲学”,国父孙中山先生说过“佛教是超科学之科学,佛教是科学之母,佛经说出了宇宙的本源”。因为释迦牟尼佛在世时,就发现一钵水有八万四千虫,现代科技用显微镜就看见水中的无数微生物,所以国父孙中山说的话是有道理的。

六道轮回一开始是古印度婆罗门修禅定时发现的,至于六道轮回怎么产生的,婆罗门无法解释。但是佛教从因果上做出了解释,就是对世间的善恶是非不能很好的分辨,就是愚痴,因为愚痴死后会投胎到畜生道。贪图世间的名闻利养和五欲六尘,五欲指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等五种欲望,六尘指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等六种境界。对这些贪得无厌,死后就会投胎到饿鬼道。遇到什么人和什么事,老是爱发脾气,就是嗔心,嗔心就会下地狱,这就是三恶道。严持五戒,来生还会做人。严持五戒十善,来生生到天上做天人,享受天福。虽然能严持五戒,但是在世间争名夺利,好胜心强,来生会生到阿修罗道。虽有天福,就是享受天福,但是没有天德,所以三善道是这么来的。六道即“天道、人道、阿修罗道、饿鬼道、地狱道”。

有一个方法关系一生就是,“念佛法门”。在当今这个社会,都忙于生计。靠自力修行出三界,了生死出六道轮回,释迦牟尼佛说过要经历“三大阿僧祇劫”的漫长修行时间,这个时间比天荒地老,海枯石烂长的不止多少倍,用算数几乎没法计算。而释迦牟尼佛正是看到众生靠自力成佛之难,所以多次宣讲了《无量寿经》,所以《华严经》反复强调:初地至十地的菩萨,始终不离念佛。释迦摩尼佛也大力推荐后世众生念佛,并且念佛是成佛的捷径。

所以,菩萨都念佛往生西方净土,我们凡夫更应该念佛,这是我们唯一解脱生死六道轮回之苦的方法。当然对于只相信自力的人来说,世尊说过念佛是极难信之法。就是因为他下手容易,而成就高。我们凡夫无始劫来造了很多业,但是可以带业往生西方净土,甚至临终十念一念都可往生西方净土。当然这只是说往生的门槛低,十念和一念是对一辈子没有接触念佛法门的人来说的。我们不能有侥幸心理,到了临终在念佛。佛教认为人这个色身,是四大“地水火风”因缘假和的身体,人死时四大解体痛如生龟剥壳,往往身心会颠倒,很难保证临终最后一念还是“阿弥陀佛”。所以我们平时就要养成念佛的习惯,不至于临终抱佛脚。

往生西方净土的关键就是深信切愿念佛,由此就看出念佛往生西方净土。“信愿”是很重要的,信,深信阿弥陀佛和西方净土的存在,信自己念佛的力量和阿弥陀佛佛力的加持,这种感应道交,一定能往生西方净土。愿是愿意舍弃娑婆世界的所有,因为到了最后什么也带不走,不舍也得舍,愿意往生西方净土,这样往生净土的三资粮“信愿行”就具足了。具足信愿持名念佛,或者预知时至或临终蒙阿弥陀佛接引,瞬间就可往生西方净土,莲花中化生,即为阿惟越致菩萨,即不退转菩萨。就算是散乱心念佛,只要具足信愿,一样得生。就是品位低,即便下品下生,也一样圆证三不退“位不退、念不退、行不退”。等同于八地菩萨,只有八地菩萨才圆证三不退,而且是一生补处菩萨,就是一生成佛。所以真正的大孝就是劝父母念佛,真正的菩萨慈悲心就是劝身边的人念佛,功德无量。只有念佛成佛了,“众生无边誓愿度”的誓愿,才有能力实现。

在《阿弥陀经》中,佛向当机者舍利弗,陈述西方极乐世界依正无尽的庄严,来启发大众的信心。信心建立之后,就劝与会大众应求往生以发愿,再开示执持名号以立行。尤其谈到这个愿的重要性——具足信愿,一定往生。所以,佛教不是宗教更不是迷信,是佛陀对众生的教化,是真真正正的修行,有一个方法关系一生,就是念佛法门。敬请常念:南无阿弥陀佛(ná mó ā mǐ tuó fó)或阿弥陀佛。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 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GMT+8, 2025-11-3 06:08 , Processed in 0.041563 second(s), 18 queries 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光与爱。统一。大同。归一。合一。平等。佛光普照。光文明。光之指引。大乘菩提。建立清净佛土。指引一切众生解脱回归净土。回归极乐。 ( 陕ICP备2023020267号-1 )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