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看: 91|回复: 0

十善业。一切修行的基础。

  [复制链接]

530

主题

40

回帖

2549

积分

管理员

积分
2549
发表于 2025-10-5 16:45:54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十善业。一切修行的基础。

不杀生。(不杀害和伤害一切众生。包括花草树木等。不食一切众生肉。)。以素食慈悲对治。

不偷盗。(不偷任何东西。不随便拿他人东西。哪怕是一根针都不行。不偷他人种的粮食蔬菜水果等。只要在他人不知道的情况下拿了就算偷。)。以布施对治。

不邪淫。(除了合法夫妻之间的一切男女之间的行为都算邪淫。包括手y等。夫妻在非时非地等也算邪淫。真正要解脱连淫念都要戒掉。就是连想都不能想。一个念头都不能有。才是真正的断了。)。以梵行对治。

不妄语。(不撒谎。不欺骗。不隐瞒。不坑蒙拐骗的行为。哪怕是善意的谎言都不可以。只要是隐瞒就是妄语。说自己是某个佛转世。自己已经证得阿罗汉。自己是某个菩萨再来等都是大妄语。)。以真话。如实语。直质语对治。

不饮酒。(饮酒后容易出事。比如酒后驾驶。饮酒壮胆做一些伤害他人非法的事等。都会因为饮酒而起。所以要戒。)。以诚信对治。
不恶口。(不恶口伤人。辱骂。攻击。诽谤等。)。以善语柔软语对治。

不两舌。(不讲他人是非。不背地里说人坏话。不挑拨离间。比如挑拨他人夫妻之间或朋友之间的感情。令他们分开。不和合僧众。诽谤三宝。背地里说出家者坏话等。他们有没有修好是他们的事。但诽谤他人就是自己的因果。)。以和合语对治。

不妄语。(以上已经说明。)

不绮语。(不花言巧语。说一些迷惑众生的话。无意义的话。闲聊八卦。让他们信以为真出了事或误人子弟断众生慧命。)。以诚实语。真诚语对治。

不贪。(贪五欲。贪财。贪色。贪名。贪食。贪睡。都属于贪。要断除一切贪欲。)。以持戒对治。

不嗔。(不嗔恨。不仇恨。不抱怨。不发脾气等。)。以定力对治。

不痴。(不愚痴无明。不邪见。不是非不分。颠倒妄想。)。以智慧对治。

能做到以上就是修行的基础。就是真正的修善积德。十善业主要包含身语意三业。身语意三业就是一切因果业力产生的原因。一切唯心造。若能够持戒清净。内心便能够清净。

以八正道对治十恶。

八正道是佛陀教导的解脱痛苦。达到涅槃的根本方法。属于四圣谛中的道谛。它涵盖了道德。禅定与智慧三个层面。是修行者净化身语意。断除烦恼的完整指南。以下详细解析八正道。并说明其对治的身语意十恶业及慢。疑。饮酒等烦恼。

1。正见。

正确理解四圣谛。缘起法。因果律。破除常见(永恒)与断见(虚无)。
对治:愚痴。邪见。疑。通过智慧观察实相。避免错误认知。

2。正思维。

远离贪欲。嗔恨。伤害的意念。培养出离心。慈悲心。无害心。
对治:恶意。贪欲等意业。转化负面情绪和能量为善念。

3。正语。

不说妄语。两舌。恶口。绮语。言语真实。和合。柔软。有意义。
对治。口四恶业(妄语。两舌。恶口。绮语)。

4。正业。

不杀生。不偷盗。不邪淫。行为慈悲喜舍。符合戒律。

对治。身三恶业(杀生。偷盗。邪淫。)。

5。正命。

以正当职业谋生。避免伤害众生(如养殖业。贩卖武器。毒品等)。
对治。邪命(不正当生计)导致的贪嗔。

正精进。

努力断恶修善。四正勤(已生恶令断。未生恶令不生。未生善令生。已生善令增长。)。

对治。懈怠。放逸。

正念。

持续觉知身心现象。如四念处(身念处。受念处。心念处。法念处。)。
对治。散乱。无明。

8。正定。

修习禅定。达到心一境性。制心一处。如通过念佛等达到一心不乱。为观慧奠定基础。

对治。贪嗔等五盖(五毒)(欲贪。嗔恚。愚痴。傲慢。怀疑。)。

对治“慢”与“疑”。

1。慢。

傲慢。轻视他人。

对治。正见。观无我。缘起。知众生平等。

正思维。修慈悲心。取代比较心。分别对立心。正念。觉察慢心升起。

2。疑。

对佛法。因果。三宝的怀疑。

对治。正见。学习佛法经典。明确因果与四谛。

正精进。通过实践验证教法。

正定。禅定中生起清净信心。

以上为自度的修行。若要自度又能度众生。就应当发菩提心。学习大乘佛法。行菩萨道六波罗蜜。
布施。持戒。忍辱。精进。禅定。般若(智慧)。

从布施至般若(智慧)就是圆满福德和智慧的修行。菩萨通过六波罗蜜。六度万行。普度众生。最终圆满福慧。成就佛果的修行。

愿一切众生早日。成就无上菩提。南无阿弥陀佛。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 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GMT+8, 2025-11-3 06:08 , Processed in 0.045572 second(s), 19 queries 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光与爱。统一。大同。归一。合一。平等。佛光普照。光文明。光之指引。大乘菩提。建立清净佛土。指引一切众生解脱回归净土。回归极乐。 ( 陕ICP备2023020267号-1 )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