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佛。道。修行入门指引。万法归宗。没有分别。佛语心为宗。无门为法门。
佛——大乘(菩萨)。
道——大乘(金仙)。
儒——大乘(归一)。
无论佛道还是修仙最终都要进入大乘修行。佛即天尊。天尊即佛。是最高的觉悟者。不过是称谓不同。而不要着外相。
何为万法归一。
万法归一。一切法来自本源大道。即一切法皆为一法。皆以达到开悟。觉悟为目标。不过是入门方法不同。佛法有八万四千法。三千大道。皆以应机施教。《金刚经》曰。一切贤圣以无为法而有差别。只因不同的觉悟与智慧境界而有差别。其最终殊途同归。而自性本源无差别。法无定法。融会贯通。一切圆通无碍。无有差别。此身身(心)外本无法。无论是佛。道。还是其它一切法。首先要修炼身心。积累功德。凝炼神气以合道。达到度己(修炼身心。合道成真。)。度人(以己之功德。济度众生。)的目的。
万法归一的核心内涵。
指世间万法(现象。修行方式等。)虽形式各异。但最终指向同一个根本法则或终极真理。
修行视角。佛法强调不同修持方法(如禅坐。念佛等。)都通向觉悟。
佛。道。儒等。虽入门不同。但都归于「性命双修」「福慧双修」的大道。
万法归一的最高境界。
超越二元对立。
最终的境界与觉悟。是破除「一」与「多」的分别。如同镜子映照万物而不留痕迹。
自然圆融状态。
表现为与万物共鸣的智慧。既不执着烦恼也不贪求一切外物。在日常劳作中(行住坐卧)实现心性圆满。做到无为而无不为。一切皆为修行的觉知。如「挑水时专心挑水」的禅宗公案所示。
所谓万法。即是万事万物。包括宇宙天地的一切事物与道理。一切都是法的表现。一切皆是因缘和合与因果的表现。而本质是万法皆空。本无法可得。万法归一。即是说万物虽有差异。修行方法虽有差别。事情百折千挠。变化万端。归根结底。宇宙最终只有一个真理。只有一个本源即是自性。而自性本空。本自圆满。不生不灭。真空生妙有。生万法。即是空性般若。
这与易经中天人合一并无二致。道曰。一生二。二生三。三生万物。无极生太极。太极生阴阳。阴阳生万物。《金刚经》曰。无有定法。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。其本质即是无极。空性。无为。即一个道理。
佛法皆非固定不变的教条体系。只因不同的因缘与根基。因材施教。随机应变。随缘不变。不变随缘。而不离其宗。故而有八万四千法。
道的自然无为。佛的般若空性。其核心内涵包含修行层面的破除执着。应机施教。以及外在的破除成规。不被一切外在条框理论文字规则束缚。以意运法的创造精神和随机运法的自在心境。
儒也说。悟道一以贯之。所谓一。就是万事万物自性相同。而个性不同。每个众生都有自己的个性。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个性。
宇宙万事万物其形态各异。皆因各自的因缘而有差别。世上没有一片相同的叶子。也没有一个人是长得完全一样的。但其本质自性是不变的。本源大道是相通的。是不生不灭的。而要尊重万事万物一切存在的个性色彩。
万法归一。一归何处。一归于心。一切唯心造。明心见性之后。即明了。天地宇宙一心。万物本此一理。由此。彼此之间并没有实质性的矛盾。自性相通。只有在二元对立的世界中。才有阴阳。矛盾和分别。在一的境界里并无分别。一切和谐。并无阻碍。一切即一。一即一切。时刻以无我无为的状态。遵循事情的发展规律而行。无为而无不为。不争而一切可有。
一即万。万即一。没有矛盾的世界。便没有困惑与黑暗。一切大明。更无顺逆之别。阻碍之路。发生在自己身上或世界上所有矛盾。一切消融。
天地生万物。本有秩序。相安无事。一切都是顺其自然的发展。因为有私我私欲的主张。因此才有矛盾的诞生。才有不平。争来争去。不过在二元世界里挣扎。并无境界的任何提升。
生命的最真实状态。就是大道的状态。是一与空的境界。是证道的境界。妙用无穷。不生不灭而永恒。 |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×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