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
 | 
 
菩提道修行指引。发菩提心。带领更多众生觉悟。回归净土。成就无上正等正觉。 
 
成就无上正等正觉。圆满佛果的三资粮。圆满人天乘。圆满声闻乘。圆满大乘菩萨道。自觉。觉他。觉行圆满的修行。 
 
净福三业。身语意三业清净。圆满成就无上正等正觉。 
 
第一福。圆满人天乘。世间修。 
 
「孝养父母。奉事师长。慈心不杀。修十善业。」。 
 
上报四重恩。下济三途苦。 
 
报佛恩。报父母恩。报国土恩。报师长恩。 
 
孝养父母。奉事师长。 
 
学习经典。《佛说难报父母恩经》。令父母皈依三宝。受持五戒。发菩提心。为大孝。 
 
慈心不杀。修十善业。 
 
素食慈悲戒杀生。学习经典《佛说十善业道经》。 
 
具体修行方法。 
 
皈依三宝。受持五戒。修十善业。清净身语意三业。 
 
五戒。 
 
不杀生。不偷盗。不邪淫。不妄语。不饮酒。 
 
十善。 
 
身三。不杀生。不偷盗。不邪淫。 
 
语三。不恶口。不两舌。不妄语。不绮语。 
 
意三。不贪。不嗔。不痴。 
 
具体落实。知行合一。身心合一。 
 
戒酒肉五辛。不从事一切杀生造业。伤害一切众生等不正当的行为与工作。 
 
静坐长思己过。闲谈莫论人非。 
 
第二福。圆满声闻乘。出世间修。 
 
「受持三皈。具足众戒。不犯威仪。」。  
 
受持三皈。 
 
皈依佛。法。僧。三宝。 
 
具足众戒。 
 
五戒。八戒。比丘戒。比丘尼戒。具足戒。 
 
不犯威仪。 
 
四威仪。行住坐卧正念而住。如法而行。知行合一。依四念处安住。 
 
具体修行方法。 
 
远离世间。回归清净山林。居住于寺院精舍。如法而行。清净自活。研读经典。持不捉金钱戒。如法求得卧具。饮食。医药等。断贪欲。不求名闻利养。 
 
修行八正道。四圣谛。四念处。 
 
守持中道。 
 
远离自我折磨的苦行。(断断见。认为世间无轮回。无来世。以自我摧残和折磨的修行是无法通往解脱的。是无意义的。是无法获得任何利益的。无法通往真正的解脱与涅槃。因了知世间一切皆无常。一切皆有生灭。皆有生死轮回。应当精进于圣道。证得涅槃。解脱生死轮回。断尽烦恼。) 
 
远离贪欲享乐的修行。(断常见。执着这个我是真实存在的。而执着贪求物欲的享乐。因了知世间一切皆无常。而非永恒的。沉迷于贪欲与享乐的修行是通向毁灭的道路。只会让自己沉沦生死苦海而无法出离。断除贪欲和享乐的修行。了知世间八苦。早日解脱轮回。) 
 
证四圣果。断烦恼。断我执。自觉。 
 
第三福。「发菩提心。深信因果。读诵大乘。劝进行者。」 
 
发菩提心。 
 
发起无上菩提心。成就无上正等正觉。为度一切众生解脱。成就无上正等正觉。 
 
四宏愿。众生无边誓愿度。烦恼无尽誓愿断。法门无量誓愿学。佛道无上誓愿成。 
 
四无量心。慈悲喜舍。 
 
深信因果。 
 
深信因果。不昧因果。威仪具足。修一切善法。 
 
读诵大乘。 
 
读诵所有大乘经典。 
 
劝进行者。 
 
劝修行者精进佛道。不退转菩提心。 
 
具体修行方法。 
 
学习大乘经典《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》。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。《优婆塞戒经》。《圆觉经》。《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》。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等。 
 
修行三十七助道品。 
 
修行六波罗蜜。 
 
布施。(法布施。财布施。无畏布施。) 
持戒。(五戒。八戒。具足戒。十善道。) 
忍辱。(无生法忍。) 
精进。 
禅定。(三摩地。三昧。) 
般若。 
 
成就无上正等正觉。圆满佛果的修行不求自利。只为利他。利他同时也是自利。究竟圆满佛果。成就众生。就是成就自己。 
 
其它救度一切众生的修行。 
 
读经。抄经。供佛。施食。念佛。持咒。回向功德。愿一切众生解脱。成就无上正等正觉。 
 
求生极乐净土的修行。 
 
圆满净福三业是福慧双修。成就无上正等正觉。圆满佛果。具足信愿行三资粮。愿求生极乐净土。只需圆满净福三业的同时。再发菩提心。一心念佛。发愿求生极乐净土。发当下一念顷刻间即达净土。 
 
回向一切功德。回向极乐净土。回向给虚空法界一切众生。往生极乐净土。成就无上正等正觉。圆满佛果资粮。 
 
回归内心清净。安住菩提心。心净则佛土净。当下已达净土。 
 
一切法门无分别。一切派别无分别。 
 
无你我的分别。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。天下一家。世界大同。 
 
了知诸法平等。一切众生平等的实相。 
 
万法归一。世界大同。回归极乐。回归净土。 
 
清净。无为。慈悲。平等。无我。利他。成就无上正等正觉。 
 
发愿行善。往生极乐净土。圆满成佛的修行。 
 
普贤菩萨十大愿。 
 
一者礼敬诸佛。 
二者称赞如来。 
三者广修供养。 
四者忏悔业障。 
五者随喜功德。 
六者请转法轮。 
七者请佛住世。 
八者常随佛学。 
九者恒顺众生。 
十者普皆回向。 
 |   
 
  
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