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儒。人人为我。我为人人。人人平等。天下一家。修身。齐家。治国。平天下。
修行方法。净业三福之人天福。(孝养父母。尊敬师长。慈心不杀。修十善业。)
道。秉持中道。天人合一。无为而治。道法自然。
修行方法。净业三福之声闻福。(具足众戒。不失威仪。修持中道。(八正道)。四圣谛。)
佛。众生平等。慈悲喜舍。圆满具足。清净自在。涅槃极乐。
修行方法。净业三福之菩萨福。(发菩提心。深信因果。读诵大乘。劝进行者。修持六波罗蜜。)
共修方法一。发菩提心。一心念佛。愿行具足。回向功德。求生极乐世界。平等慈悲喜舍。
共修方法二。发愿行普贤菩萨十大愿王。
一者礼敬诸佛。
二者称赞如来。
三者广修供养。
四者忏悔业障。
五者随喜功德。
六者请转法轮。
七者请佛住世。
八者常随佛学。
九者恒顺众生。
十者普皆回向。
一切修行都离不开发愿。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云。不发大愿魔所摄持。不化众生魔所摄持。舍菩萨行魔所摄持。
发大愿者万行之因。能长慈悲。不断佛种。成道利生皆因宏誓。是以有行无愿其行必孤。有愿无行其愿必虚。行愿相从自他兼利。发愿和行持需知行合一。修持十大愿王便可以具足一切行愿。成就无上圆满正等正觉。
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
“佛子。菩萨摩诃萨有十种魔所摄持。
何等为十。所谓。
懈怠心。魔所摄持。
志乐狭劣。魔所摄持。
于少行生足。魔所摄持。
受一非余。魔所摄持。
不发大愿。魔所摄持。
乐处寂灭。断除烦恼。魔所摄持。
永断生死。魔所摄持。
舍菩萨行。魔所摄持。
不化众生。魔所摄持。
疑谤正法。魔所摄持。
是为十。
若诸菩萨能弃舍此魔所摄持。则得十种佛所摄持。
何等为十。所谓。
初始能发菩提之心。佛所摄持。
于生生中持菩提心不令忘失。佛所摄持。
觉诸魔事。悉能远离。佛所摄持。
闻诸波罗蜜。如说修行。佛所摄持。
知生死苦而不厌恶。佛所摄持。
观甚深法。得无量果。佛所摄持。
为诸众生说二乘法。而不证取彼乘解脱。佛所摄持。
乐观无为法而不住其中。于有为。无为不生二想。佛所摄持。
至无生处而现受生。佛所摄持。
虽证得一切智。而起菩萨行。不断菩萨种。佛所摄持。
是为十。
若诸菩萨安住其中。则得诸佛无上摄持力。
佛子。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法所摄持。
何等为十。所谓。
知一切行无常。法所摄持。
知一切行苦。法所摄持。
知一切行无我。法所摄持。
知一切法寂灭涅槃。法所摄持。
知诸法从缘起。无缘则不起。法所摄持。
知不正思惟故起于无明。无明起故乃至老死起。不正思惟灭故无明灭。无明灭故乃至老死灭。法所摄持。
知三解脱门出生声闻乘。证无诤法出生独觉乘。法所摄持。
知六波罗蜜。四摄法出生大乘。法所摄持。
知一切刹。一切法。一切众生。一切世是佛智境界。法所摄持。
知断一切念。舍一切取。离前后际。随顺涅槃。法所摄持。
是为十。
若诸菩萨安住其中。则得一切诸佛无上法所摄持。 |
|